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建设部关于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要求,落实浙江省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省造价管理总站于3月20日举办《智能建造技术与工程应用》专题讲座,省造价管理协会共同开启这场知识盛宴。
本次讲座特邀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建造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海龙教授主讲。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浙江省“151人才计划”领军学者,王教授深耕智能建造领域多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其团队在3D打印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等领域研究成果丰硕,曾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授课中,王教授以“机制链、创新链、协同链”为脉络,系统阐释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在建筑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的革新价值,结合工程建造全过程的数字化实践案例,揭示数字化建造在降低碳排放、提升工程品质、保障施工安全等方面的革命性意义,并对未来技术挑战与行业趋势作出前瞻性研判。
此次讲座是造价管理机构、行业协会践行"三个一号工程"的生动实践,既是政策宣贯的战略举措,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员令。智能建造作为建筑业现代化的核心引擎,已成为我省实现"双碳"目标、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深刻把握智能建造"三链协同"方法论,在标准制定中嵌入数字基因,在造价管理中构建数据模型,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深度融合。
当前全省正以“高站位统筹规划、多维度数字赋能、大纵深协同构建”为抓手,加速形成建筑行业新质生产力。会后,总站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行业协会持续消化培训成果,对标住房城乡建设重点任务,从理论到实践贯通发力,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建筑业系统性变革,为"数字浙江"建设注入新动能。